close


1.承漿穴

2.中脘穴

中脘穴位於前正中線上,肚臍上4寸的地方,此穴是胃經非常重要的募穴,同時還是八會穴之腑會,許多關於胃的氣血狀態的症狀都要通過這個穴位去治療。尤其是血糖高的病人,平日飲食不佳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消渴病人往往比較瘦弱,在針刺之時要注意手下的力度和深度。
3.下脘穴

配合中脘穴使用的還有同樣位於前正中線上的下脘穴,這個穴位通常用於治療腹痛腹脹、食穀不化、腹瀉等胃腸病症,“凡飲食不化,入腹還出,先去下脘,後取三里瀉之”。
4.肺俞穴

血糖病症的治療同樣還要考慮到與肺相關的穴位,位於後背部的肺俞穴,配伍上其它腎胃脾經的穴位,可以幫助調理身體氣機,氣行穩健才能幫助陰虛恢復正常。
血糖調理並非一朝一夕就可成功,日常的藥物可以幫助控制血糖超過正常範圍,而針刺治療更可以改善氣血的運行,緩解因為陰虛燥熱而導致的各種症狀,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夠在日常中註意飲食和多多運動。
文章來源:崆峒養生匯
快速連結:經絡穴位點點讚
TT1585VCDFCDE
按摩哪些穴位對肝好 養肝護肝按摩5個穴位內臟的脂肪最難減,人瘦腰肥的人要注意了!胃疼會引起後背疼嗎 後背疼嚴重嗎?這5步按摩每天晚上做一做,助你緩解便秘,如廁不在是痛苦事(慢性便秘)
全站熱搜